發(fā)布時間:
2025-02-27 18:11
來源:
專家引領勤修煉 篤行不怠促提升?安順市2024屆高三復習備考暨校本教研專題培訓在安順一中舉行
2024年貴州省將迎來“三新”改革背景下的首屆新高考,新高考怎么考、怎么教、怎么評?如何更好地發(fā)揮教研在助力學校高質量發(fā)展方面的作用?是當前迫切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為積極應對高考的新形勢、新變化,提升校本教研的實效性,2023年8月24日,安順市2024屆高三復習備考培訓會暨校本教研專題培訓在安順一中舉行,市教科所邀請到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長陳坪及相關學科專家作專題講座。市教育招生考試管理中心主任黃海燕、原市教育局一級調研員程捷、各縣區(qū)教育局分管領導及教研部門負責人、市教科所全體教研員、全市高中學校高三年級任課教師300余人參加培訓。
本次培訓為期一天,上午的新高考備考培訓由市教科所所長楊燕鳴主持。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基教所所長李淵浩作《新高考背景下的政策理解、試題研究與備考思考》專題講座,以“教師為什么要重視教育政策理解?”“一線教師如何構建新高考試題研究框架?”“一線教師如何把握新高考命題導向與實踐路徑?”三個問題為導向進行經驗分享。提出建議:要從命題、情景中去研究教學思路和復習思路,不能只停留在關注知識點上,要思考教學價值以及課程理念;要從做題上升到研究題再到最后命題;要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聚焦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yǎng)。
下午的校本教研專題培訓由市教育招生考試管理中心主任黃海燕主持。
廣雅中學的蘇科庚老師作《校本教研的實踐探索與教學轉化》報告,總結分享了廣雅中學在校本教研方面的四大措施:一是完善課程體系;二是推進協(xié)同教研;三是加強教師發(fā)展指導;四是推進教研成果凝練。他建議各校從校本教研到課堂教學,要聚焦概念、基于情境、立足問題,并解讀了高質量課堂的三大特征,課堂教學的三個流程,教學評價的四個維度,提出應辯證理性看待課程改革。
廣州市第六中學的宋建陵老師以《校本信息化建設與實踐運用》為題,從頂層設計、有序推進,“硬軟兼施”、“慧”及校園,校本教研、改革創(chuàng)新,技術賦能、質量提升,展望未來、開拓創(chuàng)新等5個方面進行分享。他建議要成立自己學校的校本教研體系,制定校本教研方案,形成統(tǒng)一的校本教研形式。
廣州市鐵一中學何宗艷老師以《智慧教育下高品質校本教研促教育集團高質量發(fā)展》為題進行分享。何老師介紹了廣鐵一中“1+3”的辦學模式和“五統(tǒng)一”的管理模式,認為教學常規(guī)+教育技術+教育智慧才能更好的促進校本教研高質量發(fā)展。同時要有良好的制度保障,尤其要關注教師隊伍的培養(yǎng),通過聽評課等方式促進新教師的快速提升。
廣州市花都區(qū)鄺維煜紀念中學朱志文老師,以《“雙微”驅動下的主題式集備的校本實踐與探索》為題,以英語教學為例進行分享。他介紹了鄺中教師隊伍建設與發(fā)展平臺的“五研一體”模式,圍繞公開課打造“1+9”套餐,學校對教師培養(yǎng)進行頂層設計,總體推進教學五步法。通過主題式教研來促進教師備課能力的提升。
最后,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長陳坪帶來題為《謀求新發(fā)展,奮進新時代——廣州教研傳承發(fā)展的實踐與思考》的專題培訓。講座圍繞廣州教研隊伍的組織與建設、廣州教研活動的組織與策劃、廣州校本教研基地實踐探索、廣州新高考備考的教研經驗等方面進行分享。
陳坪指出,校本教研不局限于校內教研,應立足學校發(fā)展,建立開放型教研體系和機制,廣泛引用外部資源,促進校內研修,解決學校個性化教育教學高質量發(fā)展問題。探索校本教研的新思想、新機制、新技術和新內容,讓教研成為學校變革的關鍵力、核心力、助推力。在新高考備考過程中要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關注新情境、新材料、新題型。要遵循課程標準,引導注重依標教學;要深化基礎性,引導教學提質增效;要注重思維品質,引導減少“機械刷題”;要堅持有機融入,引導加強全面發(fā)展。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本次培訓的成功舉行讓全市高三教師對新高考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與思考,更加堅定了復習備考的信心與決心。全體教師必將踔厲奮發(fā)、篤行不怠,續(xù)寫安順市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新篇章。
推薦資訊
2025-05-27
2025-05-27
2025-04-30
2025-04-23
2025-04-09
2025-03-28